昨天討論的書目是《凱文怎麼了》。結束之後看的電影是【告白】,雖然不是刻意安排,但小說與電影其中的呼應卻讓我心頭一冷。
 
許多國家都有少年法,名稱及細節不同而已。其目的都是保護年少的小孩,因為我們相信他們「不懂事」,即使做出了什麼傷害他人或違法的事也都是沒有「惡意」的。
真的沒有惡意嗎?
 
「【告白】可怕的點在於,你以為此刻的惡意已經累積到極點了,下一個轉折又旋即堆疊而上…在這個共犯結構,沒有一個人是無辜的…」
電影結束之後,我用手機在facebook上發表了這一句心得。雖然還沒看過原著,但我從其中看見了東野圭吾慣常使用的手法,在湊佳苗的筆下重現。
 
是的,這是一個共犯結構。
小孩子身上顯現出來的諸多問題,其實都是家長的縱容跟累積。
如果我單看【告白】,可能感受不會這麼深,但是在下午先討論過《凱文怎麼了》,再去審視片中的主角們,每一個都是凱文的影子。
 
其實隱藏在如此黑暗的心機角力之下的,是最單純也最重要的課題:親子關係。
森口與愛美、修哉與母親、直樹與母親、美月與家人。
這是一場由親子之愛交織出的惡意的網。因為愛,所以恨。因為愛自己的親人,所以怨恨所有奪走這份關係的人事物。
最終這份恨投向整個世界,其實你自己就已經毀滅了。
 
『你不珍惜的東西,我剝奪了也沒有用。』
這樣的概念在讀書會討論時Pete笑說是無欲則剛,想想也有道理。套到了電影裡面,卻是多麼龐大如同黑洞的孤寂。
當一個人的心情無所依憑,實際上投射在真正依附的東西上的情感往往是龐大得會將整個世界壓垮。
 
到那一刻,還有重生的可能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d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